转的, 据说是王鼎钧的文章~
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:哭。他只要啼哭,就会有热乎乎香喷喷的奶头塞进嘴里。稍稍长大,他多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:闹。他只要躺在地上打滚儿,就会有电动玩具塞进怀里。
那时,他的生存是别人的责任,他的哭声,提醒了也加重了别人的责任感。再过若干年,大约在“而立”前后,生存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了。幼儿时期的方法不能再用,婴儿时期的鞋子不能再穿了。
有些成年人还模模糊糊记得幼时的方法,还糊糊涂涂一再使用。那些遭到打击就“自怜身世”的人在心理上还是婴儿,他想哭给人家听;受到挫折就自暴自弃的人在心理上还是孩子,他想打滚儿给人家看。无奈今非昔比,他这样做已不能激发别人的责任感,因此,也就没有人来殷勤抚慰了。那就自己抚慰自己吧。
看,每天早晨,朝阳普照之下,马路上挤满了急急忙忙的车辆和人群,他们都是出来任劳任怨工作的。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早上出门时的心情,赌场、舞厅、酒馆的生意就不会那样兴隆。可是许多人中午就改变了主意,他觉得需要“施舍”一点什么给自己,给自己依次非分的满足。他觉得有理由稍稍“堕落”一下。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。自怜的情绪受到鼓励,以后会来得很勤。其结果,是生存能力退化得很快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